2024网络安全行业报告:亚信安全云网安融合与XDR平台发展

1、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领跑者,“懂网”、“懂云”、“懂安全”

亚信安全是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领跑者,是业内“懂网、懂云”的网络安全公司。“懂网”:亚信安全前身为亚信科技的网络安全业务,亚信科技由亚信联合创始人田溯宁博士于1993年创立,主要面向电信运营商行业提供IT软件与服务,其中也包括为运营商提供安全能力的网络安全事业群。2000年,亚信科技成为首批于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高科技公司;2014年亚信科技从美股私有化退市,期间控股股东对其业务分拆,2014年11月亚信安全有限公司由亚信香港设立并完成登记注册,亚信安全有限即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因此,亚信安全从其诞生起便具备深厚的“懂网”基因,为公司在运营商市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地位,其中数字信任与身份安全产品体系(泛身份安全类、数据安全类)、云网边安全产品体系(大数据分析及安全管理类、5G云网管理类)均在运营商市场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优势,收获了电信级安全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


“懂云”:2015年公司收购趋势科技中国区业务,补齐公司在云安全、终端安全、高级威胁治理和安全服务等细分赛道的软件产品能力,同时承接了趋势科技中国在金融、制造业、能源等众多非运营商行业积累的企业客户资源及遍布全国的渠道分销体系。


收购安全狗、拟控股亚信科技,云网安一体化融合发展。2023年10月公司收购厦门服云信息(安全狗)75.96%的股权,服云信息(安全狗)是专注于云计算安全的厂商,拥有云主机安全、公有云SaaS产品、私有云安全平台、容器安全、云原生安全、微隔离(云隙)等新技术和产品,其技术能力及研发实力获得了信通院、公安三所、Gartner、IDC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可。2024年1月公司公告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控股亚信科技,亚信科技在运营商市场积累深厚,主要面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客户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深入用户业务系统及数据,需要安全能力作为系统及数据的保障,如本次重组完成,双方推动数智化解决方案与网络安全产品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的源生安全能力,最终公司的提升整体竞争力。

2024网络安全行业报告:亚信安全云网安融合与XDR平台发展

公司业务涵盖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服务、云网虚拟化三大板块。其中网络安全产品包括:(1)以泛身份安全类产品和数据安全类产品为主体的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产品体系;(2)以泛终端安全类产品、云及边缘安全类产品、高级威胁治理类产品和边界安全类产品为典型的端点安全产品体系;(3)以大数据分析及安全管理类产品和5G云网边管理类产品为代表的云网边安全产品体系;网络安全服务包括威胁情报、高级威胁研究、红蓝对抗、攻防渗透等多项业务。


公司客户广泛分布于电信运营商、金融、政府部委、能源等行业领域,其中重要客户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五大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国家部委等重点中央部门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等重点企业。


公司为身份和访问管理软件及终端安全软件细分市场第一梯队。公司在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市场、终端安全软件市场等领域均位于市场领先地位,根据IDC研究报告,公司在2023H1身份和访问管理软件、终端安全软件细分市场中均排名第二。


云安全领域行业领先。公司信舱(DS)系列是专为用户虚拟环境和云环境打造的一站式云主机安全防护方案,全面覆盖Gartner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模型(CWPP),提供了防病毒、防攻击、防漏洞、行为监控、应用控制、完整性保护、微隔离、主机加固、日志审计等完整的云工作负载保护能力。同时,全面融合运维管理能力,为物理机、虚拟机、容器和无服务器提供统一的可视化和控制力,符合当前用户对云主机安全防护功能“全面整合”的迫切需要。公司云安全产品位居行业前列,根据IDC数据,2022年私有云/公有云云工作负载市场规模达2.2/1.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18.4%,亚信安全市场份额达15.9%/2.4%,分别位列第三与第五。

1.1、营收规模持续增长,盈利水平有望改善

2023 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短期承压。2023年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行业下游客户需求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8亿元,同比下降6.56%。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利润表现下滑主要系营业收入与毛利率同比小幅下降、研发费用增长较快、对外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降低所致。

2024网络安全行业报告:亚信安全云网安融合与XDR平台发展

2021-2023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1)新增开展的云网虚拟化软件业务毛利率较低,拉低整体毛利率,考虑到该业务收入占比较低且为公司非主营业务,对公司影响有限;(2)公司安全服务业务在2021年开始扩张团队规模,新建团队带来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毛利率阶段性下降。

1.2、研发销售齐发力,加速向非运营商行业布局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研发规模持续扩大。研发投入方面,2019-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持续增长,2023年研发费用率达27.78%。研发人员方面,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92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达29.96%,公司自主研发进程加快。


公司加速渠道建设,向非运营商行业布局。公司实行大客户与渠道并重的销售策略,在原有直销体系的基础上,加速渠道体系的建设,通过渠道体系的完善,促进标准化产品收入的快速提升,加快向政府、金融、能源、制造业等非运营商行业发展,非运营商行业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50.67%上升至2023年的57.55%。

1.3、股权结构稳定,股权激励有效绑定人才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田溯宁。截至2023年底,田溯宁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47.87%。田溯宁博士曾担任亚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网通集团上市公司副董事长兼CEO、宽带资本董事长。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骨干。2024年4月,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1,220万股,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共计216人,根据激励对象不同类别特点,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分别为10元/股和14元/股。激励计划的发布,有利于公司绑定核心骨干,激发增长活力。

2、内生外延需求驱动,网络安全软件规模有望放量

2.1、网络安全市场可分为软件、硬件、服务三大板块

网络安全市场可以划分为安全硬件市场、安全软件市场、安全服务市场。其中网络安全软件市场包括终端安全软件、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SAIRO(安全分析、情报、响应和编排)等细分市场。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终端行业用户结构相对稳定,政府、金融和电信行业占比最大。下游应用行业来看,2019年,政府(23.7%)、电信(15.0%)和金融行业(14.4%)是中国网安市场最大的三个领域。IDC预计到2026年,三者合计支出规模将超190亿美元,占比超中国网络安全总支出的六成。

2024网络安全行业报告:亚信安全云网安融合与XDR平台发展

2.2、网络安全软件具备较高技术壁垒,奇安信、亚信安全、阿里巴巴等为细分行业龙头

网络安全软件行业具备较高技术壁垒。网络安全软件行业属高科技行业,核心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网络安全软件技术涉及领域广,覆盖了网络通信、计算科学、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密码技术、行为科学等众多底层技术领域。其中,身份和数字信任领域主流技术包括数字身份技术、身份即服务技术(IDaaS)及零信任技术和框架等。终端安全领域主流技术包括基于特征码的检测技术、扩展的安全检测和响应技术(XDR)等。安全分析、情报、响应和编排领域境内外的主流技术包括大数据融合建模分析技术安全服务链编排技术、自动化响应处置技术等。


基于虚拟化平台的无代理防护技术基于虚拟补丁漏洞防护功能基于威胁情报的检测和响应技术安全分析、情报、响应和编排市场大数据分析驱动的安全事件管理类产品等大数据融合建模分析技术全流量分析回溯技术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技术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开源证券研究所软件及服务行业增速有望领跑网络安全行业。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以硬件为主,2019年占比达到54.4%,其后为服务(28.5%)和软件(17.1%),软件/服务市场占比相比国外(37.5%/51.6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政策端持续完善,带动行业合规合法需求增加。我国加强顶层设计,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框架性、综合性法律,之后相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截至2022年9月,我国共发布340余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基本构建起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完整体系,运营单位需按照相应法律法规满足相应合规要求


客户安全需求向实战化、体系化转变。网络安全建设前期,合规为主要驱动力,随着网络攻击的复杂化、产业化、多样化,传统的碎片化防御手段难以适应新的网络安全形式。同时,公安部提出“三化六防”安全思想,网络安全实战演习数量及参与演习的行业企业显著增多,实战攻防演习成为政企客户网络安全保护的常态化工作,带动相关网络安全投入增加。据IDC预测,2026年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规模有望达131亿美元。


根据IDC数据,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投资规模为122亿美元,其中安全硬件产品投入达到47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9%;安全软件产品投入达到42.4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5%;安全服务产品投入达到32.4亿美元,占总体收入的26%。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IT安全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319亿美元,其中安全软件的市场占比将超过安全硬件,软件占比在2026年将达到41%。从行业维度来看,到2026年,政府、金融、运营商仍将引领整体网络安全行业支出。

3、打造“云网安”融合能力,积极拓展智算安全

3.1、对标国际头部网安公司,平台优势卡位、产品智能联动

3、打造“云网安”融合能力,积极拓展智算安全3.1、对标国际头部网安公司,平台优势卡位、产品智能联动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企业如Trend Micro、CrowdStrike、Palo Alto、Fortinet等纷纷构建自身安全平台,把构筑整体防御体系作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以Palo Alto为例,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初期防火墙业务是其业务增长的主要引擎,从2014年开始布局云安全和端点安全,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企业安全平台(Strata)、云安全平台(Prisma)和安全运营平台(Cortex)三大安全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从端到云的整体解决方案。


Trend Micro(趋势科技)自2019年起,持续推出端点XDR方案到Cloud One到Vision One 到Trend Micro One平台,2022年结合攻击面风险管理进一步迭代升级平台能力。根据ESG测算,部署Trend Micro Vision One一体化安全平台的公司可以使得检测攻击概率提升2倍,响应时间缩短70%,并节省79%的成本


公司XDR理念不断迭代,平台产品联动引领行业前沿。随着攻击工具、方法的逐渐升级和复杂化,传统的通过单一安全产品堆砌进行防护已经无法有效应对黑客的攻击,企业采购大量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安全工具,但是数据或事件响应很少集成,并不能显著提升防御能力,更难以发现各种高级威胁,溯源定位并响应处置。公司基于XDR平台的安全产品智能化、全联动研发项目,通过警报和事件相关性以及内置自动化来提高安全操作的工作效率,从而显著地降低安全配置和事件响应的复杂性。


公司的安全威胁治理运维(XDR)解决方案以威胁感知运维中心作为集中管控平台,叠加搭载公司的终端安全类产品、高级威胁治理类产品、云及边缘安全类产品等系列产品,结合云端威胁情报,通过预先精密编排的各种威胁响应预案,实现检测、分析、响应到阻断的自动化处置,从而有效地帮助用户更早地发现威胁、处置威胁、修复系统,提升系统防护能力。XDR以产品子能力+平台大能力+专家服务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既可以满足本地化部署,也可以支持SaaS化部署。

3.2、内生+外延,推动云网安一体化融合发展

收购安全狗,加强云安全领域布局。2023年10月,公司收购厦门服云信息(安全狗)75.96%的股权。厦门服云信息创办于2013年,是国内领先的云安全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自成立以来,安全狗致力于提供云安全、(云)数据安全领域相关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作为国内云工作负载安全(CWPP)领域开拓者、云主机安全SaaS产品的开创者,安全狗依托云工作负载安全、云原生安全(CNAPP)、数据安全治理等技术理念,打造了云安全、安全大数据、数据安全等多条产品线,覆盖了网络安全行业的多个前沿领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安全需求。


拟收购亚信科技,进一步打通云网安一体化战略。2024年1月,公司公告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控股亚信科技,亚信科技在运营商市场积累深厚,主要面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客户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深入用户业务系统及数据,需要安全能力作为系统及数据的保障。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进一步打造“懂网、懂云、懂安全”的能力体系,提升“云网安”融合能力,实现产品线的延伸及增强,提升整体解决方案实力。交易完成后,双方有望在电信运营商等多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实现协同发展,同时在商机共享、交叉销售等方面开展合作,对公司业务拓展、提升持续经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3.3、把握产业机遇,积极拓展智算安全

相较于传统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作为关键技术和产业,将成为国家和企业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根据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


智能算力将经历大幅地增长,亦对算力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算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公司积极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先后与中卫、银川、庆阳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算力枢纽节点的建设工作,并基于自身的安全建设经验,首次形成并提出了算力枢纽安全能力建设框架并形成白皮书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另一方面,2023年,公司协同战略合作伙伴成功申报“东数西算”工程第二批示范项目。其核心建设内容包括:部署纵深安全防护能力的云平台技术体系,构建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自主可控云安全组织、流程、制度;建立多种形态的安全能力输出和服务体系,支持租户网络安全责任,保护云上业务安全。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4.1、核心假设

(1)收入端:一方面,网安软件市场由合规驱动转向实战驱动,有望带动行业规模增长,公司作为国内网络安全软件领域领导者,收入有望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进行客户及产品结构调整,预计非运营商行业及标准化产品将带来收入增长。因此,我们预计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6.09%、19.49%、19.53%;(2)毛利率:未来几年公司毛利率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销售毛利率52.4%、53.8%、55.8%。(3)期间费用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销售费用率为25.5%、25.3%、25.3%;管理费用率为8.7%、8.5%、8.2%;研发费用率为25.5%、20.3%、20.3%。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15、1.32、1.85亿元,EPS分别为0.04、0.33、0.4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397.1、44.5、31.6倍。公司估值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考虑公司在网络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有望在云安全、AI安全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医药行业报告:科兴制药出海战略与增长前景分析

2024-05-29
下一篇

2024新质生产力投资策略报告:粤港澳大湾区机遇解析

2024-05-29